2005年,上海政法学院成立了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这一举措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自那时以来,该系持续发展,规模逐渐增大。在教学和科研两方面,它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专业设立起步
2005年,上海政法学院根据社会需求,成立了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并开始面向社会招收社会工作本科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科的学生。这一举措为有志于社会学和社会工作领域的学生提供了学习和发展的平台。自那时起,该系在相关领域逐渐展现出其特色,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学校当时选了一批出色的教师,教学质量得到了保障。课程设计精良,实践操作训练到位,这个新开设的专业吸引了大量学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师资研究成果
社会学界,该系教师阵容雄厚,众多教授在其研究领域内都有深入研究,并且赢得了不错的声望。金国华教授专注于社会心理学和青年社会学领域;章友德教授在城市社会学领域深耕不辍;吴鹏森教授则致力于犯罪社会学的研究。
陈晓敏、张可创、曲玉波、李爱萍等教授在家庭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医疗社会工作以及青少年社会工作等领域均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些成果对系所的学术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促进作用。
专业荣誉认证
该系的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势头旺盛,成绩斐然。2008年,该专业被认定为上海市第三批本科教育的高水平基地。2010年,该专业再次得到教育部的高度评价,成功晋升为国家第六期特色专业。
这些荣誉认可了该专业过去的成绩,并为未来发展增添了动力。随着专业声望和影响力的提升,它吸引了众多优秀学生和专家的关注,进而推动了系部的持续进步。
教师成果获奖
系内教师科研实力出众,赢得众多重量级奖项。他们曾荣膺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奖、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多项荣誉。在学术交流中,他们也表现出色,屡次斩获中国社会学年会和上海社会学年会优秀论文奖。
章友德教授主持的《社会学概论》课程于2006年成为上海市教委的重点项目;陈晓敏教授带领的《社会工作概论》也在2009年荣获此殊荣;吴鹏森教授的《犯罪社会学》则于2010年跻身其中。这些荣誉充分证明了教师们出色的教学与科研实力。
活动与学术交流
2008年6月,社会学系成功举办了首届“社会工作活动月”。这个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到了2010年4月,第三届活动月再次顺利举行,规模和影响力都有了显著增长。
同年,迈克-布鲁斯博士在怀俄明大学的讲座为师生们提供了国际学术的最新动态。这场讲座不仅拓宽了师生的学术视野,还加强了师生与国际学术界的互动。
学生与教师荣誉
石发勇副教授在科研资助领域表现突出,他负责的《上海市民集体抗争现状与应对策略研究》项目,在2008年顺利获得了上海市浦江人才***的资金资助。同时,学生们也展现了优秀的一面,2010年,张斯清和王秀云两位同学就参加了第二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
张可创副教授荣膺学院优秀教学示范岗称号;金国华教授屡获殊荣,囊括“中国青少年研究事业突出贡献奖”及“上海政法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等;于喜敏老师荣获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颁发的“育才奖”;章友德教授更是荣获2009年度宝钢全国优秀教师奖。
你认为上海政法学院的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未来有望在哪些方面取得新的成就?欢迎点赞、分享本篇文章,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npkww.com/fsx/46.html